系統需求
Unity 支援跨平台開發,我們通常用 Windows 或 macOS 開發,此系列文章主要會用 Windows 11 來教學。
- Windows 10/11
- macOS 11+
- Linux/Ubuntu 24.04+
安裝 Unity Hub
要用 Unity 來開發必須先取得有效的授權與編輯器 (Unity Editor),Unity Hub 就是用來管理授權、編輯器與專案的軟體。我們需要在電腦上安裝 Unity Hub 與 Unity Editor 兩個軟體,它們的比較如下:
| 軟體名稱 | 建議安裝版本 | 說明 |
|---|---|---|
| Unity Hub | 最新版本 | 管理軟體授權、Unity Editor 和我們開發的專案 |
| Unity 編輯器 (Editor) | 2021、2022 或 6000 的 LTS 版本 | 開發遊戲、程式、APP |
首先,請前往官網:https://unity.com/download
點擊「Download For Windows」來取得安裝程式 (UnityHubSetup.exe)。

啟動 Unity Hub 安裝程式,按照安裝程式的指引來完成安裝。

取得免費授權
安裝好 Unity Hub 後啟動它,軟體會提示你需要登入。請點擊「登入」來登入或點擊「建立帳號」來免費註冊一個帳號。

登入後就會進入主畫面,請點擊左側選單的「授權」,再點擊右上角的「新增授權」,我們要來申請一個免費的個人授權。

到這個畫面後,點擊「取得免費的 Personal 授權」,再點擊「同意並取得 Personal 授權」。


Unity 的免費授權可以讓所有一般人、學生與商業使用,但假如商業使用的每年營業額高於 20 萬美金,就需要訂閱 Pro 或更高階的方案。
詳細的授權方案資訊請參考官網:https://unity.com/products
安裝編輯器
在 Unity Hub 中切換到「安裝」,這邊可以看到現在 Unity Hub 管理的各個 Unity 編輯器的狀態。編輯器版本的選擇非常重要,直接攸關我們後續開發時會不會出現奇怪的 Bug。
一般來說,只要掌握這三個原則,基本上就不會有太大問題。:
- 不使用「過舊版本」:不建議使用 2021.3 以前的版本。
- 不使用「安全性漏洞版本」:不建議使用被標示安全性紅色警告的版本。
- 使用「LTS 版本」:建議使用穩定版本進行開發。
LTS (長期支援,Long-term support) 版本編輯器的穩定性都會比較高,各個元件也與現在電腦、手機的相容性較好,比較不會有奇怪問題,可視為「穩定版」。
如下圖所示,6000.0.60f1、2021.3.45f2 是推薦用的 LTS 版本,而最下方的 2019.4.40f1 除了官方早就不支援了之外,還存在近期發生的安全性漏洞。
詳情請參考:遊戲開發平臺 Unity 通報高風險漏洞,可能被濫用執行任意程式碼
如果你第一次安裝 Unity 編輯器,請點擊右上角的「安裝編輯器」來開始安裝。

Unity 會列出目前最新、正在支援的編輯器版本,建議直上 Unity 6.0 LTS,也就是下圖中的 6000.0.60f1 版本。若有必要使用舊版,也盡量選用 2021.3、2022.3 的 LTS 版。
請點擊你要安裝的編輯器版本右側的「安裝」來繼續。

接下來要選擇想安裝的功能,此系列教學我們要開發 Android APP,且開發工具我們會使用 Visual Studio Code (不是 Visual Studio,兩個是不同軟體),因此只要選取「Android Build Support」、「OpenJDK」和「Android SDK & NDK Tools」,其他都取消。
這裡我是用 2022.3 版本來示範要如何安裝 Android 的開發環境,後續的開發教學仍會以最新的 Unity 6.0 版本來進行 (流程都一樣)。

等待編輯器安裝完成後就可以進行下一階段的操作。

建立 Unity 專案
進入本文重點,我們要來開新的 Unity 專案,並設定專案來讓他能用於 Android 的開發。
請切換 Unity Hub 到「專案」,點擊右上角的「新專案」來開始建立專案。

接下來需要設定專案的基本屬性。
請先注意到中間的「編輯器版本」,要確定這邊的設定是你要使用的編輯器版本。再來是下方的樣板,通常我們會選擇「Universal 2D」或「Universal 3D」,指的是專案是用於開發 2D 還是 3D 遊戲。這裡的選擇只會影響專案一開始會內建哪些套件 (Package),而這個套件我們後續其實能自由修改,所以其實怎麼選都沒差!
如果你不知道該選甚麼,就先選擇「Universal 3D」,如果需要甚麼 2D 功能我們可以再自己安裝。
最後就是「專案名稱」和「位置」的設定,這裡只要確保名稱不要有「中文」和奇怪的「特殊符號」、「空格」就好,這些特殊字元容易導致後續可能會出現奇怪 Bug (最好只使用英文、數字、底線與橫槓)。
完成設定後點擊「建立專案」即可。

等待專案建立完成……

能進到這個畫面專案就建立完成囉!接下來我們要來做一些設定,讓後續開發能更順利。

編輯器設定
現在的新專案都會預設為 URP (Universal Render Pipeline) 環境,是目前主流的開發環境,能在包含 Android 之內的多種平台上做出不錯的視覺效果。我們就保持這個環境來繼續開發。
刪除 URP Readme
一開始我們會看到畫面右邊會有個 URP Empty Template,內容大概是 URP 的簡述和技術文件的連結,這算是一個歡迎訊息,看完後請點擊「Remove Readme Assets」與「Proceed」來刪除這些檔案,開發用不到。


變更介面排版
預設的 Default 排版讓各個介面較為分散,我的習慣是左側顯示場景和遊戲畫面,右側才是各個元件和設定。
請點擊右上角的按鈕 (預設為 Default),將它變更為「2 by 3」。

切換為 2 by 3 後,編輯器介面會變成下圖的樣子。這時會發現右邊數來第二區塊的 Project 介面被切成兩欄,內容看起來會比較狹窄,這邊我們要來調整一下。

點擊 Project 介面右上角的「…」(直的點),選擇「One Column Layout」即可將內容顯示為單欄,檔案結構會比較好看一些。

隱藏 AI Navigation 浮動視窗
在左上角的 Scene 介面中可以看到有個浮動視窗,浮動視窗內的 AI Navigation 是用來開發自動尋路的功能,現階段我們不需要它,點擊滑鼠右鍵後選擇「Hide」即可隱藏。

顯示 Console 介面
Console 是我們後續開發非常依賴的介面,他會顯示我們寫的 C# 腳本所印出的訊息、警告和錯誤,也就是俗稱的 Log,開發程式的效率行不行,就完全看你能不能讀懂這裡的資訊。
預設 Console 介面是隱藏的,請從頂部選單 > Window > General > Console 來把他叫出來。

一開始 Console 是個獨立視窗,請拖動他的標籤來將他放置到 Scene 介面的位置。

檢查 Android 開發環境設定
我們先前在安裝 Unity Hub 安裝編輯器時已經有安裝 Android 開發用的元件,在正式進入開發前要先來檢查元件是否有被正常設定。
從頂部選單 > Edit > Preferences,進入偏好設定。

請切換到「External Tools」,往下滑到底,確認 Android 區塊內的所有設定都有被設定且沒有任何警告。

編輯器的設定目前先告一段落。由於 Unity 專案預設是 Windows 模式,為了後續開發,我們接下來要來將專案轉換成 Android 模式,並進行相關設定。
切換為 Android 專案
從頂部選單 > File > Build Profiles 開啟 Build 介面。

我們要切換左側選單到「Android」,並點擊右上角的「Switch Platform」來切換成 Android 模式。

切換成功後,原本的 Switch Platform 按鈕會變成「Build And Run」與「Build」。操作到這邊即可,本文還沒有要實際輸出 APP。請關閉 Build 介面,我們先回到 Unity 編輯器。

設定目標解析度
Unity 開發還有一個常常被忽略,但很重要的設定就是「解析度」,也就是 Game 介面的解析度,這直接攸關了遊戲最後的長相。如果沒先設定好解析度,攝影機到底能看到多少東西會非常難控制,如果有用到 UI 更是一個超級災難。
現在可能很難體會,但先設定就對了!後續都還能再修改的!
請點擊 Game 介面頂部左邊數來第三個的解析度選項,設定一個你要開發的解析度,建立直接選擇解析度而不是比例 (不要選 16:9 之類的),後續開發會比較順利。
同一個解析度會有兩種選項,主要是受到手機畫面能旋轉的影響,專有名詞解釋如下:
- Portrait:直向顯示,1920x1080 實際上會是 1080x1920。
- Landscape:橫向顯示,1920x1080 就是 1920x1080 不變。

總結
在本文中,我們安裝好了 Unity Hub、編輯器和建立 Android 專案,並進行一些基礎但非常重要的設定。做好這些設定能確保我們的開發環境和看到的畫面是一樣的,後續比較不會出現因為介面長的不一樣而出現奇怪錯誤的現象。
在 下一單元 中,我們要來進行與 C# 程式開發相關的教學,包括 VS Code 在內的設定,以確保後續能順利開發符合當前的 Android 裝置需求的 APP。